• 索引号: 11370100MB2863651N/2019-00376 组配分类: 其他文件
  • 成文日期: 2019-11-20 发布日期: 2019-11-20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医疗保障局 统一编号:
  • 标题: 关于原莱芜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实转虚”工作的通知
  • 发文字号: 济医保办字〔2019〕9号 有效性: 有效
关于原莱芜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实转虚”工作的通知
信息来源:济南市医疗保障局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关于原莱芜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实转虚”工作的通知

济医保办字〔2019〕9号


莱芜区医疗保障局、钢城区医疗保障局、莱芜高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各有关金融机构,市医保中心:

根据国家和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医保电子凭证和移动支付工作的要求,结合年底前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部署,为解决行政区划调整后济莱两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管理模式“虚实共存”的结构性矛盾,方便群众就医结算,经研究决定,统一我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为“虚账户”管理,启动原莱芜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实转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一)为确保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顺利实现我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六统一”,今年12月10日前要全面完成原莱芜统筹地区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实转虚”工作,实现账户资金转虚、刷卡点多面广、网络通畅、结算顺畅、查询方便、全省通刷的目标任务。

(二)针对我市个人账户管理“虚实共存”的矛盾,通过统一我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为“虚账户”管理、完成原莱芜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实转虚”工作,解决济莱两地参保职工全市就医不便的问题,解决定点医药机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问题,解决经办机构服务管理难度大的问题,提升全市个人账户管理、信息系统设置、刷卡设备建设、社保卡功能扩展、账户划入与消费查询、账户资金转移等方面的功能。

(三)根据国家医保局《关于开展医保电子凭证和移动支付工作的函》(医保规财〔2019〕6号)和省医保局《关于开展医保电子凭证和移动支付工作的通知》(鲁医保办发〔2019〕7号)要求,作为试点城市,我市要加快统一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为“虚账户”管理,以推动医保电子凭证和移动支付在我市全面落地。

二、工作措施

(一)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全面掌握原莱芜统筹区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总体情况。一是掌握原莱芜统筹区金融机构承办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服务业务的具体情况,加强沟通,取得各金融机构配合。二是与各金融部门确定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划拨及消费的精确数据,摸清底数,合理规划各项工作进度。三是确定账户金额资金划回的时间、渠道和方法,总体把控各项工作细节。

(二)加强沟通,细化举措,协同推动“实转虚”工作进展。会同财政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个人账户“实转虚”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和实施步骤。召开金融部门协调会议,就实施方法和实施步骤讨论沟通明确技术标准和实施路径,确保原莱芜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实转虚”工作落地落实。

(三)分步实施,周密部署,尽可能降低对群众就医购药的影响。先期对原莱芜统筹区范围内的所有定点医药机构进行结算系统升级改造,重新布设虚帐刷卡机具,做好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结算系统畅通。“实转需”工作分两步具体实施,先进行并轨模拟测试,再进行具体实施。确定合适时机设定暂停刷卡交易期,在暂停交易期内进行个人账户资金扣回至指定账户,为确保账户资金划转准确和效率,在3家金融机构分别指定账户,划转资金与个人账户金额核对无误后,数据文本导出备份并通过医保网络导入医保信息系统,完成实转虚,尽可能降低对参保职工个人账户使用的影响。

(四)制定预案,强化应对,建立问题应对化解机制。制定异常情况应对预案,对挂失补卡、新老社保卡更换等情况一次性解决不了的账户预先做好准备,建立问题登记化解台账,分阶段分批次予以解决,逐个销号落实。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保障。为加强组织保障,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如期完成任务,我局成立个人账户“实转虚”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合工作组,并明确了职责分工和工作配档表(具体见附件),领导小组负责“实转虚”统一组织和协调工作,联合工作组下设五个工作组,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

(二)强化责任担当。医保个人账户由实转虚,虽是管理模式上的变化,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既有政策问题又有经办和技术问题,既涉及参保职工个人权益问题又面临社会稳定问题。希望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提高站位,主动补位,切实强化责任担当,指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专门负责,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按时完成。

(三)加强沟通协调。此项工作涉及财政、人社、人民银行、银监局和各承办银行等多部门,以及莱芜区、钢城区、莱芜高新区等多个区,要注意加强沟通协调,强化部门协作、市区联动,切实做好原莱芜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实转虚”工作,为全市医保政策统一打好基础。

 

附件:1.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实转虚”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工作组及职责分工

          2.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实转虚工作配档表

 

济南市医疗保障局办公室

2019年11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实转虚”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工作组及职责分工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文秀  

副组长: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航英

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  王桂富

成  员:蔺长洪、宿爱国、彭军、李学强、丁保山、吴宇、张葵、夏天、甘露、赵鹏、张祖宝、王敦钺

二、联合工作组

下设5个工作组,即财政金融组、政策保障组、定点服务组、技术保障组、宣传组,成员组成和职责如下:

(一)财政金融组:由市医保中心基金组和原莱芜市医保处财务人员组成。

组长:张葵

成员:王敦钺、李斌

职责:负责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协调和基金划转工作。

(二)政策保障组:由市医保中心个账组和原莱芜市医保处征缴科人员组成。

组长:吴宇

成员:张祖宝、刘佳佳

职责:具体负责个人账户政策支持、参保人员基本信息、账户信息等工作负责与社保中心个账处沟通密码修改等工作。

(三)定点服务组:由市医保中心定点组和原莱芜市医保处稽核科工作人员组成。

组长:甘露

成员:张子欣、宋晓冬

职责:负责定点医药机构信息维护、定点刷卡系统建设及定点协调工作。

(四)技术保障组:由市医保中心信息组和地纬公司技术人员组成。

组长:赵鹏

成员:朱立新、陈少华

地纬项目人员:高岱明、王壮、王丽娜

核心开发人员:李博轩、陈翠翠

定点开发人员:仲燕会、刘凤莲、高燕

职责:负责技术标准制定、网络建设、刷卡机具更新、账户信息微信或网上查询等,对莱芜医保系统个人账户进行“实转虚”改造升级工作。

(五)宣传组:由市医保中心办公综合组、个账组、定点组和原莱芜市医保处办公室工作人员组成。

组长:夏天

成员:宋晓冬、宋广杰、刘佳佳  

职责:负责政策宣传和12345来信解答回复工作。

 

附件2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实转虚工作配档表

责任分工

主要工作任务

完成时间

财政金融组

根据基金管理规定及承办银行需求,提供政策、文书方面的对接与支持,起草《关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实转虚的函》。确定三家金融机构实账户个人账户金划入账户。与财政局沟通划入资金的存储方式和利率标准。

11月12日-11月20日

政策保障组

根据医保核心管理系统要求,提供个账管理相关政策依据和相关文件,配合技术小组提取相关数据,与承办银行制定个人账户信息提取和导入流程、标准规范。

11月12日-11月20日

定点服务组

先期做好原莱芜统筹区定点医药机构信息维护、协调做好网络建设和刷卡机具升级换代,配合做好与地纬公司的谈判工作。与市社保中心个账处对接,沟通社保卡密码更改的办法,并通知所有定点医药机构、金融机构和经办机构。

11月12日-11月30日

技术保障组

负责技术标准制定、网络建设、刷卡机具更新、账户信息微信或网上查询等,对莱芜医保系统个人账户进行“实转虚”实施改造升级工作。发挥团购优势,统一与地纬公司谈判,确定所有定点医药机构的结算系统费用,尽量降低成本,减轻定点机构的压力。确保11月30日前系统安装调试结束。

11月12日-11月30日

财政金融组政策保障组技术保障组

组织并轨代扣模拟测试,由政策保障、技术保障小组给各银行分别提供测试数据,组织3家承办银行柜员进行模拟代扣测试,熟悉相关流程,发现、汇总和解决有关问题,为正式扣转做好准备。

11月20日-11月25日

各工作组

通力配合,做好实转虚最后实施工作,由政策保障、技术保障小组将各银行各自承办的原莱芜市统筹区医保个人账户实账户数据提取并备份,将正式数据文本分别传递给各承办银行,由银行组织实施代扣,将参保职工11月之前的结余个人账户资金全部扣回至指定账户。形成参保职工结余个人账户的虚账户数据信息,由技术保障小组将相关信息导入医保信息系统,完成实转虚转化。

11月30日-12月5日

各工作组

组织联调联试,由政策保障、技术保障、定点服务组织系统联调联试,测试个人账户查询、消费结算以及系统运行情况;财政金融小组明确定点医药机构刷卡消费后的资金结算渠道和流程。对不能实现统一代扣的异常参保职工个人账户进行分类汇总,协调各银行尽快解决。

12月6日-12月10日

宣传组

在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和实施完成后要全面、立体、多角度宣传个人账户管理升级规定,印制个人账户刷卡明白纸,做好政策解读,在原莱芜统筹区广泛宣传,让参保职工明明白白。同时要密切关注舆情,及时回复市长热线等来信来访。

2020年1月31日前

 

    下载:济医保办字〔2019〕9号.pdf    济医保办字〔2019〕9号.doc


  • 上一篇:
  •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